中国经济网6月21讯(记者李治国)日前,2017国际电动汽车示范城市及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以“深化全球多边化合作,推动交通电动化转型”为主题,汇集了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荷兰、瑞士、韩国和日本等13个国家及地区政府部门、电动汽车示范城市、电动汽车生产及运营企业、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的300余位嘉宾。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技部部长、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现场表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近年来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截至2016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已经突破了五十万辆,保有量也超过了一百万辆,两者在全球的占比都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其中,主流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达到了二百五十公里以上,插电式混动车型也具有五十公里以上的纯电续航里程,以保证其可以在城市行驶当中达到零排放;而在在关键零部件方面,动力电池产业化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自2010年中国大规模发展电动汽车以来,每隔四年左右,中国电动汽车电池的能量密度就能够提高一倍,成本可以降低百分之五十左右。”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在现场演讲中表示,“电动车在城市的发展,对电动汽车整体产业的发展具有示范作用。截至2016年,全球上路运营的新能源车辆已经达到了两百万辆,但是相较于全球运营车辆而言,新能源车占比只有千分之二,因此,在发展新能源车的道路上我们仍然任重而道远。对此,国家政府、城市政府和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利益相关方应该多边共同合作,形成共同的愿景和目标,而国际能源署也将继续支持各个国家正确的政策以及最佳的实践部署来发展新能源汽车。”
“而对于全球来说,如何从’碳时代’转化成为’去碳化’的世界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加州州长杰里、布朗在演讲中表示,“对此,汽车产业应该首先响应起来,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有两百万辆电动汽车行驶在路上,但是要达到一亿辆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需要更多的勇气、更多的合作、更多的创新和创意,让科技的改变远快于气候的变化,让电动汽车的普及来阻止气候灾难的产生。”
布朗并以过去四十年,加州在汽车排放管理上采取的严格管理规则为例,指出中国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上起到了重大作用,同时在推动全球污染控制标准的定制上也要起到带头作用。
本次论坛还组织了四个分论坛:国际电动汽车示范城市创新实践案例、电动汽车与未来出行、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与示范和“数说”电动汽车。从政策激励、前沿技术发展、基础设施布局、商业模式及数据分析等角度讨论国际城市电动汽车推广示范、应用的创新实践案例及产业发展,并分析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